Search

駐村來到尾聲,要怎麼跟聚落、南竿島上的人說再見,大概是我覺得最為困難的事。在馬祖一個月的駐村,比起創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駐村來到尾聲,要怎麼跟聚落、南竿島上的人說再見,大概是我覺得最為困難的事。在馬祖一個月的駐村,比起創作,更像是試著生活,然後從中得到養分與支持。

這次「藝術游擊」九月份總共有五位藝術家,跨在南竿、北竿、東莒三座島嶼上,也都找了機會去彼此拜訪、交流創作過程,每個人的專長都十分不同,有音樂、視覺藝術、野草拼貼、舞蹈,當然還有文學。每一個人都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駐地的社區,以及讓創作與社區產生互動。除了駐村經驗的累積,能夠跟同輩創作者一起學習、互相交流,也是我很珍惜的一塊。感念這樣寶貴的經驗。

--

江佩津以文學創作串連海漂攝影、液態試瓶、影像策展,藉由在地採訪調查構築馬祖生活記憶,將馬祖議題以液體檢測,透過「液體」酸鹼值策展,呈現出15個不同「議題」。

例如,檢測老酒,凸顯馬祖各家戶釀製風味差異;檢測醋,表現馬祖加醋的飲食習慣;她也檢測馬祖海水的PH值,凸顯海洋酸化問題;以山羊的尿,表達馬祖挑糞水養菜的記憶。

透過廣域試紙採集不同議題的顏色,江佩津表示,相較於運用窄域試紙具多彩顏色,廣域試紙檢測結果是中性的綠色,但各議題的綠卻有不同層次,那是她與地方互動的紀錄,她也將採集到海漂垃圾照放回冰箱、書寫地方故事編列成島嶼號碼,展現文學策展的多元性。

#藝術游擊 #藝術駐村 #馬祖文化交流
#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
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cul/202009270119.aspx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寫字維生。 連絡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網站:https://peichinchiang.com/
View all posts